一、架立筋梁上部的鋼筋,只起一個結構作用,沒實質(zhì)意義,但在梁的兩端則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負彎距,不能缺少(架立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(qū)外邊緣兩側,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。如受壓區(qū)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,則可不再配置架立筋。架立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。)。二、腰 筋又稱“腹筋”,它的得名是因為它的位置一般位于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,是梁中部構造鋼筋,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,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(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)。在梁高450mm處,沿梁高兩側應設腰筋,所以數(shù)量上就不會少于2根。腰筋的最小直徑為10mm,間距不應大于200mm,同時面積配筋率不應小于0.3%,在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(腰筋)之間還要配置拉結鋼筋。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徑采用16mm和18mm就可以了,拉結鋼筋采用?8。三、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,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、吊筋等。怎么樣區(qū)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?1)以板的開間、進深跨度區(qū)分:如果是單項板,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鋼筋是受力筋,平行于長跨方向的鋼筋是架立筋。如果是雙向板,那么長跨、短跨方向的鋼筋全部是受力筋。2)以鋼筋直徑區(qū)分:鋼筋直徑大的為受力筋,直徑小的鋼筋為分布筋。3)以布置區(qū)分:正彎矩筋布置在下部的鋼筋為受力筋,其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; 負彎矩筋(如懸挑板 ?)相反,在下部的鋼筋為分布筋,其上鋼筋為受力筋。四、分布筋出現(xiàn)在...閱讀全文